立春為傳統二十四節氣之首,也就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大約是每年國曆2月3日至5日的其中一天,立春象徵脫離寒冬,迎接春天的到來,在傳統的習慣上,立春當天就是春天的第一天,整個春天一直到立夏的前一天才結束,在冬天的時候,大地與人們休養生息,到了春天就該大地覺醒,人們努力耕作,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我國自古就以農業立國,立春可以說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氣,農人們必須下田耕作,這也就是傳統說的春耕秋收冬藏中的春耕開始,除了 開始農耕的工作之外,立春的傳統習俗還有哪些呢?
說到立春的傳統習俗,我們就要談論到歷史,在古代,皇帝為了要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會在立春當天祭祀以迎接春天到來的,同時也提醒 人們準備開始耕作,如此才能發展國家經濟、儲存糧食,據說在漢朝開始,各地的縣府會在門口放置泥土做的農夫與耕田的牛,象徵春天到來,也有部分的地區會用餅皮包裹生菜做成春捲,所以吃春捲也是立春的傳統習俗。
現在人在立春當天的習俗並不明顯,甚至可以說立春當天沒有什麼特別的習俗,頂多多吃吃春捲,有趣的是在民國三十年的3月12日,由行政院公佈每年立春的時候是中華民國的農民節,原因是因為當時的政府認為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農立國,應該要以一個節氣作為農民的紀念日,最後決定以立春作為農民節,這大概是立春的傳統習俗之外一個新元素,的確,如果沒有辛勤的農民們,我們要吃什麼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