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這個名詞在台灣的各大財經媒體上,已經出現過不知道多少次了,通貨膨脹的英文單字是 inflation,是一個經濟學名詞,口語上簡稱為通膨, 所謂的通貨膨脹指的是一個國家的貨幣購買力呈現減弱的現象,從民生經濟的角度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物價上漲,由於貨幣的購買力降低,同樣的一件商品必須用更高的價格才能購買,這就是通貨膨脹的結果。
通貨膨脹其實是一個經濟變化的結果反應,一般來說,大部份的國家通常會使用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簡寫為 CPI)來判斷國內通貨膨脹的情況,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當 CPI 超過百分之三就認定為有通貨膨脹的現象發生,如果超過百分之五就算非常嚴重的通貨膨脹,人民的生活會有很明顯的受到影響,物價的上漲會讓人民很有感,若再加上薪資不高,生活壓力就會立即反映出來。
發生通貨膨脹的原因
發生通貨膨脹的原因有非常多種可能,通貨膨脹本身也代表是一個國家的國力與經濟實力的表現,國家的國力與財經政策、貨幣政策、經濟成長動能、進出口貿易都可能會影響到通貨膨脹,經濟學家有多少不同的學派在研究這件事情,最常聽到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是貨幣供給量的提升,因為通貨膨脹最直接相關的就是貨幣,當一個國家內的貨幣供給量持續攀升,短期之內讓人民能夠有機會獲得更多的貨幣,但是當貨幣的數量越來越多,連帶的就會帶動消費物價的上漲,因為貨幣本身的價值隨著數量增加而降低,世界上許多國家和經濟體都曾經透過操縱貨幣供給量來刺激消費,當然也造成通貨膨脹的結果。
所謂的提升貨幣供給量最常見的就是政府印製大量的鈔票,雖然政府印製大量鈔票有助於刺激短期的經濟成長,因為當人們拿到更多的鈔票就更敢消費,不過這樣的方法畢竟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而造成的通貨膨脹也不是短時間內所能改善的。
舉例來說,德國就曾經發生過兩次非常嚴重的通貨膨脹,簡稱為超通膨,也就是惡性通貨膨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的時候,德國發生了第一次超通膨的現象,短短一年的時間,德國馬克,也就是德國的貨幣,從最高面額從5萬馬克漲到100兆馬克,根據歷史的記錄,當時最誇張的情況是四兆五千億馬克才能換到1美元,也就是說德國馬克根本就等於是壁紙,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因為戰敗必須繳出數百億美元的賠款,當時德國政府沒有這麼多錢,最後只能大量印鈔票來賠款,也因為大量印製鈔票,最後才會衍生變成超通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又再發生了一次超通膨,搞得人民非常痛苦,所以說沒事千萬不要發動戰爭,就算要發動戰爭也千萬不要打敗仗,要不然賠款很可怕。
我們回到2008年,當時世界上有一個小國家叫做辛巴威,這個國家成立於1980年,最早發行的辛巴威幣每1元就能換1.5美元,但是2008年的時候,已經變成100兆辛巴威的鈔票只能換25美元,當時也上了許多媒體的版面,甚至是頭條,因為在當時,辛巴威幣的鈔票是全世界最大面額的鈔票,非常誇張,這就是惡性通貨膨脹的結果。
通貨膨脹的因應方式
通貨膨脹並不是單一個人所能造成或改變的,而是整個國家的經濟政策在改變,通常通貨膨脹是政府可以操縱的,換句話說,我們沒辦法去改變通貨膨脹,只能避免通貨膨脹影響到我們所持有的資產價值,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通貨膨脹若持續發生且超過百分之三,當我們把現金放在銀行定存利息低於百分之三,就代表我們的現金價值越來越低,不知不覺手上所持有的資金等於被通貨膨脹侵蝕掉了,為了因應通貨膨脹侵蝕我們手中資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做好資產配置,讓資產成長的幅度大於通貨膨脹的幅度即可,不過大多數人很難做到。
延伸閱讀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