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每年端午節就會有人問"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這個問題,回想小時候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為端午節有好多的活動,像是以前在鄉下,中午時,會在家門口灑石灰粉,小朋友的頭上會塗上雄黃酒,家家戶戶的門口會插上艾草,阿公阿嫲還會準備香包,還可以去看划龍舟,最重要的是,在那天好像可以有吃不完的粽子,不管是鹹的、還是甜的。

可是,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就讓我們來看看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吃粽子的這件事情就要追塑到戰國時期,身為楚國詩人的屈原,當時深受楚懷王的重用,但是因為屈原生性耿直,所以遭到旁人的詆毀,楚懷王受到小人饞言,又堅持與秦國簽訂黃棘之盟,屈原因此憤而辭管,最後遭到流放,最後楚國遭到秦國破城,屈原得知後,因為絕望而投汨羅江,因為屈原的愛國情操,感動了很多的人,江邊的居民不想要屈原的屍體被江裡的魚蝦啃咬,所以,紛紛在江裡投入糯米糰。

最後,漸漸的,糯米糰裡面會加入一些瘦肉、香菇等佐料,又擔心投入江裡後會散開,因此用荷葉包捆,到了現在,就成了端午節必吃的粽子了,這就是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的由來,是不是令人感到非常的偉大呀!

不過話說回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怎麼可以隨意的輕生呢?如果在教育孩子關於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或介紹屈原這位愛國詩人時,是不是也應該同時教育孩子要愛惜生命呢?

延伸閱讀
分享於 2015-02-15 - 更新於 2017-07-31